夫妻間不得不知的避孕藥副作用

  妳吃避孕藥嗎?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臺灣最常見的避孕方式是保險套,其次就是口服避孕藥。看完關于避孕藥妳不可不知的八件事,妳也該知道,使用口服避孕藥有九%的失敗率,許多人服用避孕藥,但卻不知道他的效果如何?副作用有哪些?今天臉紅紅請來專業醫師劉育志和白映俞告訴貓女,不得不知的避孕藥副作用。

  專業藥師解答妳對事後避孕藥的困惑

  根據統計,使用口服避孕藥,每年大約會有九%的失敗率,而使用保險套約有一七%的失敗率。不過在青少年或是某些族群使用避孕藥的失敗機率會更高。會避孕失敗的原因大多是沒有按時服用藥,抑或忘記服藥。若希望避孕藥發揮最佳的效用,那么便需要每天盡量在同一個時間點吃藥,才能獲得最理想的賀爾蒙調控。假使能夠準確地定時服用的話,理論上吃避孕藥而意外懷孕的機會每年應該可以小于○.三%。

  避孕藥作用的原理是靠著外來補充的黃體激素和雌激素欺騙自己的身體,讓身體以為自己已經懷孕。如此一來,卵巢就不會釋放卵子,精子一個巴掌打不響,當然就不可能受孕。

  不過基于這樣的原理,一定會有人提出疑問,「女性的身體若一直處在假性懷孕的狀態,會不會降低對男性的吸引力呢?

 

  性吸引力

  目前的研究顯示,避孕藥對婦女性歡愉的程度沒有影響,對男性的影響也非常輕微。至于懷孕時期常見的「胸部變大和「水腫等等狀況,確實曾經出現在服用早期避孕藥劑型的女性身上。早期的避孕藥里雌激素劑量很高,是現在劑型的三倍以上。高劑量的避孕藥會讓腎臟將水分留在體內,使體重在不知不覺中增加。而高劑量的雌激素也會促使乳房發育,讓罩杯升級。不過現在的避孕藥里雌激素劑量降低了,服用的話便不會對體重和胸部大小構成影響。

  憂郁

  懷孕會影響很多婦女的心理狀態,那吃避孕藥會不會導致憂郁呢?當女性體內的雌激素和黃體激素濃度過高時,會讓血清素濃度降低,因此導致憂郁傾向。但以目前避孕藥的劑量而言,無論婦女是不是已經被診斷為憂郁癥,服用避孕藥都不太會再度加重或是誘發憂郁。

  骨質疏松

  骨頭密度也是婦女非常關心的話題。平時,女性體內的雌激素會隨著月經周期而高低起伏,而當雌激素達到高峰時就能夠促進骨頭生長。在服用避孕藥婦女的血液里,黃體激素和雌激素的濃度很穩定,沒有高低起伏,似乎就無法促進骨頭生長。但是目前并沒有研究證實,服用避孕藥會導致骨質疏松,或是會讓骨折的人數增加。目前醫學還不清楚停用避孕藥之後會對骨質造成什麼樣的變化。

 

  癌癥

  避孕藥能夠減少大腸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機會,尤其是使用避孕藥超過五年或五年以上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機會就大為降低。不過我們剛剛曾經提到,雌激素增加會讓乳房組織增多,因此也有許多研究探討避孕藥會不會誘發乳癌。這個部分的探討非常復雜,許多研究也持相反的意見,以醫學雜志權威《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統計,服用避孕藥不會增加女性罹患乳癌的機會。根據其他大規模的統計數據判斷,服用避孕藥後「整體癌癥罹病率亦沒有增高。但世界衛生組織及癌癥協會仍提醒女性:使用避孕藥,似乎會提高乳房、子宮頸癌,及肝癌的機會。如果是有這些癌癥家族史的女性,本身就屬于高風險族群,想要服用避孕藥之前一定要請教專科醫師的意見。

  血管栓塞

  避孕藥帶來最顯著的副作用大概是血管栓塞了。血管栓塞就是血液凝結成血塊,并隨著血液在體內流動,若血塊卡在大腦動脈,就會引發腦中風;若血塊卡在心臟冠狀動脈,會引發心肌梗塞;若血塊卡在肺動脈里頭,便會造成肺動脈栓塞,使血液無法進行氣體交換,在短時間內就會導致呼吸衰竭和心臟衰竭,是個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

  根據《新英格蘭醫學期刊》于二○一二年發表的論文指出,雖然由避孕藥造成中風和心肌梗塞的絕對風險是很低的,不過,使用避孕藥會增加這樣的風險。整體來看,若有一萬名女性服用避孕藥一年,約有兩個人會出現動脈栓塞,約六.八人會出現靜脈栓塞。這個現象和避孕藥里雌激素的含量有關,而和黃體激素的含量較沒有關係。

  看到藥物副作用後,當然會讓婦女懷疑到底該不該冒這樣的風險?

  不過研究學者告訴我們,這些由避孕藥所帶來的副作用,其實在懷孕過程中也都存在,而且還更為嚴重。拿我們剛剛提到的血管栓塞來說,每一萬名懷孕的婦女,就有三十個人會發生血管栓塞。

  另外,還有人說,不抽煙的年輕女性因為服用避孕藥而死亡的機率,大概與在戶外被雷擊而死的機率同樣低,每一百六十萬人會有一位因服用避孕藥而死亡。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性知識點點讚-兩性關係,兩性教育資訊網 » 夫妻間不得不知的避孕藥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