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的辨證分型治療

  眾所周知,慢性腎炎、尿毒癥等腎病治療非常困難,而且病程長,是世界醫療界公認的難治病。那么一旦患上了慢性腎炎等這些腎病,是不是就意味著無法進行有效治療了呢?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中醫治療慢性腎炎的辨證分型,希望大家能從中找到答案。

  將慢性腎炎氣陰兩虛、脾腎陽虛、肝腎陰虛、氣虛血瘀、腎虛濕濁五型,分別予參麥地黃湯、真武湯合實脾飲、知柏地黃湯、補陽還五湯、益腎解毒湯加減治療。將本病分為脾腎陽虛、肝腎陰虛、肺腎氣虛、氣陰兩虛四型,分別以實脾飲、地黃飲子、黃茂補氣湯、生脈散等治之。分為脾腎兩虛、脾虛濕濁、肝腎陰虛三型,分別投予四君子湯、五荃散合人參歸脾湯、一貫煎等,并隨證加減。均取得較好的療效。將本病分為脾腎陽虛、脾虛濕困、氣滯血瘀3型,分別投以黃蔑補中湯、參等白術散、四君子湯合腎炎化瘀湯治之取得較高有效率。針對腎小球疾病腎上腺皮質激素用藥規律及其對中醫證候變化的影響,創立了根據激素不同用藥階段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有效方法。

  在激素的首始治療階段,患者以陰虛火旺的證候為主,配合中藥用滋陰降火之法。在減量階段,中醫證型由陰虛向陽虛轉化而呈氣陰兩虛或陰陽兩虛證,此時在繼續使用滋陰補腎藥的基礎上,適當加入補氣溫腎藥物如冤絲子、仙靈脾、鎖陽、巴戟、肉叢蓉等。或加補氣藥如黨參、黃茂等治療。在維持治療階段,出現脾腎氣虛或陽虛之證,以益氣、補腎、健脾為要。并采取以虛辨主證,以實定兼挾證的方法,將慢性腎炎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辨證分為肝腎虛證、脾腎陽虛證、陰陽兩虛證。兼挾證有:肝郁氣滯、血脈瘀阻、濕熱阻滯、痰濕不化、外感熱毒。後期辨證包括氣血陰虛,濁毒內停證氣血陽虛,濁毒內停證氣血陰陽俱虛,濁毒內停證。兼挾證有:胃腸結滯、濁毒傷血、水凌心肺、肝風內動、毒犯心包。用本法遣方用藥治療慢性腎炎,取得較好療效。

  一般情況下,當慢性腎病患者去就診時,常常會被告知盡量避免運動,最好臥床休息。其實,臥床靜養不是非常利于風濕性關節炎的恢復。長期臥床會妨礙氣血的流通,不利于腎臟的排毒,使身體日漸衰弱,更對慢性腎炎的整體康復不利。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性知識點點讚-兩性關係,兩性教育資訊網 » 慢性腎炎的辨證分型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