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與性:吃鞭要注意哪些禁忌呢?
以形補形,是中醫通過長期實踐觀察得出的一個規律,具有一定的醫學根據,只要在選擇補品時考慮自己的體質和醫生的建議,對癥食療,是可以收到積極療效的。具體到動物鞭的食療作用,中國歷代的醫書都有類似記載,牛鞭、鹿鞭等具有溫腎壯陽、補益精髓之效,可以用來治療耳聾耳鳴、陽痿勞損、腰膝酸痛等病癥。
目前餐館中推出的食補類藥膳以驢鞭、牛鞭等較為普遍,相比之下,驢鞭的效用較為平和,牛鞭的效用更激烈一些,食用時需要格外注意。
動物鞭的吃法多樣,但是多數動物鞭都不宜高溫蒸煮,因為其中的有機成分在蒸煮過程中極易被殺死,那樣很難充分發揮藥效。他介紹,動物鞭分為水溶性和脂溶性兩種,前者可選擇多種制作工藝,後者則只有泡酒服用才能產生補腎壯陽作用。
總體來說,有三種吃法比較普遍:
1.酒浸,用50度以上的酒作載體,一般泡3個月左右,比如常見的由鹿鞭、牛鞭、狗鞭混合制成的“三鞭酒”;
2.與其他補腎藥材同煮使用,分量進行;
3.烘干,磨成粉末狀,每日口服。
專家提醒,若想單獨食用動物鞭需結合自己的癥狀和體質,需要注意的是,進補一定要在專家指導下進行,使用正確的方法,如果隨便濫吃這些物品不僅不能助性,也許反而危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