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發炎時易導致包皮粘連,而包皮粘連有易引起尿路感染,所以要積極治療。那你知道如何治療包皮粘連嗎?醫院的專家提出三點解決建議:
1、包莖及包皮粘連的處理可在小兒的各個年齡時期進行,如新生兒及嬰兒期(<1歲),幼兒期(1-3歲),學齡前期(3-7歲),學齡期(7-15歲)。如有的嬰兒出生後二、三天無尿,包莖外口如針孔,伴有類脂穢物封閉。經包莖擴張後剝離出穢物,沖洗後排尿通暢。也有的兒童因包莖而形成包皮垢,在龜頭皮膚下形成1或多個結節物,質軟或硬,局部無紅腫或滲出,排尿時包皮腔充盈如球,經擴張、分離、剝取包皮垢。取垢石後,有時可見陰莖龜頭包皮垢壓迫處蒼白有凸凹不平現象,龜頭發育往往受限。
2、若無粘連可用手法治療,消毒後用2%的地卡因麻醉,將包皮口擴張至能上翻包皮為上。可用注射充氣法、也可用擴張管(輸尿管導管)將包皮口擴大,如有粘連可同時分離,如粘連重者用球頭探針分離,至包皮完全翻轉,暴露龜頭及系帶,剝取包皮垢或結石,然後以生理鹽水沖洗,1‰洗必泰消毒,包皮腔涂潤滑止痛膏以防再度粘連,將包皮復位。囑經常上翻包皮及清洗包皮,即可解除包莖帶來的困擾。分離後數日內可有包皮水腫,用溫鹽水泡洗即可消失。若再粘連可再采用同法略作處理。這種非手術治療不出血、無感染、不需拆線,所以患兒和家屬均易于接受。
3、包皮粘連嚴重時可采用包皮環切術治療,多因包皮皮膚的內板與冠狀溝和龜頭粘連。這是包皮龜頭炎反復發作的結果,發炎造成大量炎性滲出,吸收後便引起粘連。手術時需仔細分離清楚,否則可出現龜頭部外形的變異,有些患者在分離術後龜頭皮膚的色素會深淺不一,出現花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