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男女碰運氣似地墮入愛河,因而以為愛情便是聽天由命。其實不然,愛是一種藝術創造,需要精雕細琢,需要不斷投入心血,否則,愛情之樹就會枯萎,就不會有成果。實際上,正是愛情之樹枯萎,而不是誰對誰錯,成為夫妻分手的常見原因。
國人多半不相信愛是藝術創造。男人通常以為只要妻子還在跟他過性生活,就一切都OK。現代男人往往把性生活當作消閑解悶的活動,當作一種讓他放松的體育鍛煉,心力交瘁時的一種心理急救。而現代女性卻厭煩那種為男人服務的、例行公事的性生活。她對丈夫的要求似乎主要不在性的方面,而是盼他溫存體貼,然後是成功,多掙錢,把家的門面撐起來,讓孩子有個值得驕傲的爸爸,等等。她在工作和家務事中累了一天之後,只想抓緊時間睡個好覺,例行公事的性生活對她是一種額外的負擔。于是,女人的性冷淡就幾乎成了通病,這使男人感到備受折磨、無奈、窩囊、沒面子。
對上述情況,男女作出的反應各不相同。對於一個有內涵的男人來說,這不過是暫時的困難。一方面,夫妻關係的冷淡也許同樣會令他感到不滿,但另一方面他又會設法費心思去加以改變。例如,計劃夫妻外出度假,或使自己工作負擔減輕,以便有精力和時間與家人在一起。明智的男人甚至會考慮“換個活法”,以免讓事業的成功沖毀家庭的幸福。
然而,許多男人缺少內涵,缺少自信,缺少安全感。對他們來說,少了性生活就好像人生遇到災難,惶惶不可終日。他們把性生活的意義大大地夸張了。或許,有些男人從兒童時期就情緒壓抑,以致後來身心都變得僵硬,只有性生活才能使他產生些微的活力。于是,性成了唯一能打開他心靈之門的鑰匙,如果這把鑰匙丟掉了,他的感覺可想而知。
還可以進一步分析,如果一個男孩從小沒有得到父愛,他就永遠難以擺脫“戀母情結”。他結婚後,不過是把對母親的依戀轉移到妻子身上。所以,當他缺少性生活時,就感到缺少了愛———他對愛的需求仍停留在嬰兒時期。一旦缺少了妻子的愛,簡直就像媽媽把他留在搖籃里挨餓一樣惶惶不可終日。35~45歲的男人最容易產生這種性饑渴感。這時,男人可能患憂郁癥,感到無望、無助、委屈、虛弱。他或者變得暴躁,或者到外邊尋求刺激和補償,因而“婚外戀”也容易在這類男人中發生。可是,換個女人于事無補,因為,他仍未脫離固有的心理和行為動機,到頭來還是發現自己“再陷囹圄”。其實,此情此景中的男人,并不是需要哪個女人來搭救,而是需要自己正視問題的本質,需要自己鼓起勇氣走出生活中的這段“黑夜”。那種把女人的愛和性當作自己情緒支柱的男人,就像嗜酒或嗜毒一樣可悲。
而這種男人如果能到同類即男人中去多交些朋友,也許有助于他盡快度過生活的“黑夜”。男人給男人的告誡、安撫、教育、指引常常比女人給男人的更中肯些。當然,男人選擇男性朋友也是需要慎重的,既要避開那些與你同病相憐總是給你消極影響的男人,也要避開那些仇視婦女的極端主義者。
走過漫漫“黑夜”的男人,就不再是個“大男孩”,不會再像戀母那樣抓住妻子,也不會暴戾。他會自由自在地獨處,恰如其分地與妻子親近,會關愛孩子,懂得怎樣平等地對待妻子。這樣的男人,拿得起放得下,能伸能屈,才富有真正男子漢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