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炎是一種對人體危害性很大的慢性疾病,它的病程持續時間長,病情會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而變化。因此,慢性腎炎患者的飲食原則并不是固定不變的,要隨病情的改變及時做相應調整。
一、低蛋白、低磷飲食
蛋白質的攝人問題幾乎是所有腎臟患者都要面對的問題,其攝人的多少會對疾病的發展和康復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對慢性腎炎患者而言,發病的早期或急性發作期,有一定程度少尿、水腫癥狀或食欲不好時,蛋白質的攝人要適當進行控制,但不能過分限制,尤其在患者體重下降時,否則可能會影響到機體的免疫力,不利于疾病的康復。一般以每日每千克體重給1克蛋白質為宜。當大量利尿後水腫消退,患者癥狀好轉時,就要及時增加蛋白質攝人量,以補充大量利尿時丟失的蛋白質,對慢性腎病型腎炎患者更是如此。如果慢性腎炎進一步發展,導致腎功能嚴重損害,出現尿毒癥時,腎臟對蛋白質代謝產物的排泄功能降低,使體內血尿素氮增加,此時就要嚴格限制蛋白質攝入量,只供給極少量的蛋白質以維持機體基本代謝需要。
二、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慢性腎炎患者由于限制蛋白質攝人,熱能就主要由碳水化合物來供給,所以飲食中的糖類應適當提高,以滿足機體對熱能的需求。另外,充足的熱能供給可減少蛋白質的消耗,減輕腎臟的負擔,并可使攝人的少量蛋白質完全用于組織的修復與生長發育。適宜慢性腎炎患者的食物有粉皮、粉條、土豆、藕粉等。
三、限制鈉鹽
對處于穩定期的慢性腎炎患者來說,水腫等慢性腎炎的一般癥狀不明顯時,不必限制鹽的攝人,只要不吃過咸食物即可。當患者有嚴重水腫、出現心力衰竭甚至高血壓腦病時,就要嚴格限制鹽的攝人,不僅不能攝人食鹽,也不能食用含鈉的其他食品,如蘇打餅干、堿面饅頭、肉松等。為了不因無鹽無味影響患者食欲,在烹飪時可用無鹽醬油來取代食鹽。待患者病情緩解、趨于穩定後才能逐步增加食鹽攝人量。
四、適當的飲水量題
飲水量一般不加限制,但也不宜過多,尤其是伴有明顯水腫及尿少者,一定要注意水的攝入量。
五、補充維生素和鐵
慢性腎炎患者可因病程長、食欲差、進食量少而影響維生素的攝人,因此,慢性腎炎患者應注意進食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族及維生素C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及水果,以防維生素缺乏。慢性腎炎患者常伴有貧血癥狀,主要是造血原料缺乏引起的,所以慢性腎炎患者還應選用一些含鐵質豐富的食物,如豬肝、雞蛋、西紅柿、紅棗以及綠葉蔬菜等,同時也要注意葉酸及維生素B12的補充。
食療一、服用鯽魚粥:鯽魚2條,粳米60克,鮮蘆根6克。凈魚去除內臟洗凈,與燈芯草,粳米共同煮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連服20天,宜溫補脾腎、通陽利水。
食療二、服用黑芝麻茯苓粥:黑芝麻6克,茯苓20克,粳米60克。茯苓切碎,放入鍋內煎湯,再放入黑芝麻粳米煮粥即成。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連服15天。適用于精神萎糜者。
食療三、服用生姜大棗粥:鮮生姜12克,大棗6枚,粳米90克。生姜洗凈後切碎,用大棗、粳米煮粥。每日2次,做早晚餐服用,可常年服用。選用于輕度浮種,面色萎黃者。
食療四、服用山藥粥:干山藥60克或鮮山藥120克,粳米60克。山藥洗凈切成片,與粳米共同煮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可常服用,宜溫補脾腎,通陽利水為主。
食療五、服用龜板飲:山藥30克,龜板30克。先將龜板煎2小時,然後加入山藥,黃花同煎,去渣留汁。每日2次,早晚服用,連服1周。適用于尿少,腰以下浮腫者。
慢性腎炎這種疾病的食療方法我們介紹到這里了,當然這里還要提醒患者朋友們患病後最好的方式還是要第一時間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