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避孕觀念仍需更新

  “一名女性一生中有30年的避孕經歷,從全球以及我國人流現狀來看,不避孕或避孕失敗致使女性流產率居高不下。WHO的資料顯示,全球每年約有4000萬至5000萬例人工流產,中國的育齡婦女有3.5億,其中約27%的人曾經做過人工流產,中國每年人工流產為1000多萬例,做過兩次以上的人占到38%。”缺乏避孕觀念和不正確的避孕措施迫使女性進行人工流產或藥物流產,而無論哪種流產方式都會給女性造成一定的健康危害,因此,選擇正確、高效、安全的避孕措施,是每一個育齡女性都應掌握的健康常識。

  方法不同利弊大不同

  目前常見的幾種避孕措施主要包括安全期避孕、體外射精、使用避孕套、宮內節育器避孕以及絕育。其中,體外射精與安全期避孕已經被證實是最不安全的避孕手段。

  體外射精需要在射精時結束性生活,避免精子留在陰道中,但由于男性在射精前往往流出的前列腺分泌物中就帶有少量精子,因此避孕效果不佳。安全期避孕是指避開排卵前後一段容易受孕的時間進行性生活。但由于女性排卵會受情緒、心情以及月經周期的影響,難以精確計算,避孕效果也不理想。

  宮內節育器避孕和絕育雖然避孕效果好,但與口服避孕藥相比,存在不舒適和適用人群限制的問題。宮內節育器一般適用于已經育有孩子或一年以上不準備懷孕的婦女。而絕育是一種永久性的避孕方法,需要進行手術,可逆性差,想要恢復生育能力不太容易,適用于有小孩且夫婦雙方確定不再要小孩的情況。

  口服避孕藥認知扭曲致使用率不到2%

  口服避孕藥是目前最為安全、有效的避孕方式,全球大約有一億人使用,且在歐美發達國家普及率較高,接近50%的女性在使用,而在中國口服避孕藥的使用率非常低,甚至連2%都不到。

  口服避孕藥在國內普及率低,主要源于人們對口服避孕藥的誤解較深。他介紹,避孕藥有兩種,一種是緊急避孕藥,是在無保護性生活或者避孕失敗時采取的緊急避孕措施,這種藥性激素含量高,是一般常規口服避孕藥的10倍左右,一年內使用最多不超過三次,使用過多會導致月經異常、內分泌紊亂、增加宮外孕風險。另一種是常規的口服避孕藥,也叫做短效避孕藥,這是應用最廣泛的避孕藥,其主要成分是雌激素和孕激素。

  因為含有雌孕激素,有關口服避孕藥會致癌、影響生育、導致發胖的認知誤區普遍存在,但實際上,已有研究證明,口服避孕藥與卵巢癌、子宮內膜癌以及乳腺癌發病率的增加沒有關聯,甚至還有研究顯示,使用口服避孕藥的人婦科癌癥的風險是降低的,很多文獻還顯示,口服避孕藥對子宮頸癌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此外,口服避孕藥也不增加年齡對受孕能力的負面影響,只要停藥恢復正常月經即可受孕。至于口服避孕藥與肥胖的關係,隨著口服避孕藥配方的改進,雌激素已達到最小有效劑量,同時添加了新的孕激素,且藥效緩慢恒定釋放,這些都避免了上述副作用。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性知識點點讚-兩性關係,兩性教育資訊網 » 國人避孕觀念仍需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