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有強大的儲備能力,在疾病早期時往往沒有或極少出現徵兆,診斷很大程度依賴于實驗室檢查。高血壓患者出現腎損傷,并非防不勝防,也并非是不治之癥,只要定期檢查尿液等指標,完全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控制。
尿常規
尿常規監測是簡單又價廉的檢查方法,可以看到患者是否有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等。蛋白尿是監測高血壓患者早期腎損害程度的重要觀察指標。未接受降壓治療的高血壓患者4%-16%表現有蛋白尿(>200毫克/天)。高血壓患者應定期檢查尿常規,至少半年或一年1次,高血壓持續時間長者,監測的時間間隔還要縮短。尿常規檢查的缺點是敏感性有限,有時容易漏過一些腎損害輕微的高血壓患者。
尿白蛋白定量
40歲的小陳由于夜尿增加,到醫院就診。接診的王教授通過仔細詢問病史,發現小陳高血壓已有6年,就開了一張尿常規的檢查,同時還建議他做個尿白蛋白定量檢測。小陳很納悶,這尿白蛋白定量是個什麼檢查,有什麼意義啊?王教授告訴他,尿白蛋白定量檢測,也被稱為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檢測,是篩查高血壓早期腎損害的常用方法之一,其敏感性優于尿常規檢測。很多高血壓腎損傷在早期癥狀都不明顯,但是通過尿白蛋白定量這個檢查,就能在第一時間發現腎受損。正常情況下,尿中的白蛋白極少,具體到每天則不超過10毫克,白蛋白定量在10-29毫克/天就已經是白蛋白尿了。隨著病程進展,高血壓患者的尿白蛋白水平可能逐漸升高。由于收集24小時尿操作煩瑣,我們也可以采用隨機尿白蛋白/肌酐比值來評估尿白蛋白的量。
高血壓患者出現白蛋白尿,是腎出現損害的警鐘。盡管這時候患者腎功能指標可能還完全正常,如果不及時采取積極正確的治療手段,腎功能將逐漸減退,進入慢性腎衰竭。因此,高血壓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檢測尿白蛋白。一般說來普通高血壓患者至少應當每年檢測一次,而尿白蛋白已增高的患者應每3個月檢查一次。
尿β2微球蛋白
正常情況下,β2微球蛋白從腎小球自由濾過後,由腎小管重新吸收,因此尿液中含量很少。在腎小管功能損傷早期,尿中排出的B2微球蛋白就會明顯增多。所以,β2微球蛋白已被公認是反映高血壓患者早期腎損害的敏感指標之一,但須排除感染、發熱、新近接種疫苗等干擾因素。
尿NAG
NAG(N-乙酰一β—D一氨基葡萄糖苷酶)是來自近曲小管的溶酶體,在尿中相對穩定,不能經腎小球濾過。當腎小管細胞受損時,尿NAG水平明顯升高,且遠早于尿蛋白及腎功能異常的變化,可用來作為反映高血壓腎小管損害的早期敏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