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腎病綜合癥顧名思義是發生在兒童身上的,常常是發生在三到六歲間的孩子。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兒童,不懂得保護自己。這就需要家長了解關于這方面的常識了,尤其是飲食方面。因為飲食對於患兒的病情的恢復起著一定的作用,也可以減輕患兒的痛苦。
在孩子患有該病後,家長除了要帶患兒去正規的醫院進行治療外,在患兒的飲食方面也要格外的注意。在日常飲食中,要少鹽飲食,這是因為患兒進食鈉鹽過多,很容易會使水潴留在在人體內,從而誘發水腫,所以家長應注意控制患兒鹽堿入量,而且長期的無鹽飲食也是不科學,會導致乏力、頭暈等癥狀。家長應控制患兒水的攝入量。因為患兒喝進去但排不出去,而水潴留在人體內會加重患兒的水腫,同時也會加重高血壓。在患兒的尿量有所增多後家長可適當放寬水的攝入量。有些家長認為魚蝦類的食物對腎不好,而控制患兒的攝入量。其實,對於有過敏性疾病的患兒,如紫癜性腎炎時因懷疑異性蛋白過敏的患兒須慎用,通常則是不需禁忌的。因為魚蝦、蛋肉類食物含有豐富的動物蛋白,對人體的生長有利。
此外,在患兒介紹治療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食欲不振、無法進食等情況,使高蛋白、高熱量無法補入,為身體代謝提供能量。所以家長應盡量提高烹調技術,注意食物的色、香、味,提高食物質量增強患兒的食欲,這也是小兒腎病綜合癥飲食常識之一。
以上所介紹的內容,都是需要家長在患兒的日常飲食中格外注意的,希望能夠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不僅可以從中避免了可以加重患兒病情的不利因素,還可使患兒可以早日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