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報道,可穿戴式人工腎有望替代透析機。
全球有超過200萬腎衰竭患者需長期透析治療。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須嚴格控制飲食以保證透析質量。
研究表明,長時間,高頻率的透析治療療效較好,但現有的透析機均為不可攜帶式儀器,限制了患者的運動以及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來自華盛頓大學的JonathanHimmelfarb博士說,“作為腎內科醫生,我希望透析療法在未來能夠得到顯著改善—即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患者完全康復帶來更多的自主權和選擇機會,又能延長患者生命。為此,我們應竭盡全力幫助患者早日實現該理想”。
Himmelfarb和同事研發了一種持續運行的可穿戴式人工腎。早期試驗研究顯示,人工腎的有效工作時間為8小時。
目前,他們在11例平均透析時間15個月的終末期腎病患者身上應用了該可穿戴式人工腎,并對其24小時治療檢測結果進行了報道。
在儀器正常運行期間,共5例患者完成了24小時治療。1位患者因血液回路凝血停止治療。2位患者在24小時研究結束前需更換電池。3位患者在研究期間因清除血液回路氣泡中斷治療。
研究者在《JCIInsight》期刊報道稱,因儀器相關技術問題,該研究試驗被提前終止。
受試者在接受人工腎治療期間,無嚴重并發癥發生,可自由活動。患者表示可穿戴人工腎副作用較少,治療方便、靈活,治療相關性不適較少,且可自由活動,總體較滿意。
研究人員表示,在開展長期研究之前,還需進一步設計和完善該設備,以解決技術性問題。
“我們希望在未來幾年內即可開展後續試驗”Himmelfarb博士說。“在該儀器應用與腎臟病患者治療之前,還需多年研究證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來自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KarinGerritsen博士和JaapJoles博士,于近期對可穿戴式人工腎的研究現狀進行了系統性綜述,表示“可穿戴式和便攜式人工腎將很快被實現,但在廣泛應用于臨床之前仍需要多年研究。該儀器是每天(夜間)床旁血液透析患者的良好選擇,相比傳統的每周三次的門診血液透析,該儀器的出現已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